2005年12月7日星期三

如果世界有尽头

——如果世界有尽头,亚历山大能战胜世界吗?
——如果世界没有尽头,亚历山大能战胜自己吗?

不顾如潮的恶评,我还是买来碟看了《亚历山大大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这位和我同龄便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伟人的敬仰。看完深感一位台湾网友说得好:“对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3个小时的电影太短了;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他们的感觉就和亚历山大的手下在印度一样:我要回家……”

嗯,我属于前一种人。看来奥利佛·斯通拍这部片子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发现影片里的许多内容细节完全就是出自古希腊历史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亚历山大大帝传》。比如用躲开阴影的办法驯服烈马布塞菲勒斯,菲力普怒极冲向儿子时候被椅子绊个趔趄,亚历山大能够叫出很多士兵的名字并说出他们的英勇事迹,还有他误杀救命恩人克莱塔斯的经过等等。如此多的细节表明斯通想拍的并不是一部像《角斗士》、《勇敢的心》那样的靠情节的酣畅淋漓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史诗片,而是真的想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仅仅在中学历史课本里隐约记得这个名字的人,这部电影向你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如果你还不了解亚历山大,我该如何用简单的一段文字向你介绍他?

亚历山大生于公元前356年的希腊北方山国马其顿。少年拜大哲亚里士多德为师,拥有了深厚的希腊文化底蕴,也拓展了视野,渴望探索先人从来未曾到达过的领域,梦想着用希腊文明的火光照耀世界上所有荒蛮的地区。

前336年,父王菲力普遇刺身亡,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他首先平定希腊城邦的叛乱;随后,率领一支由长矛方阵、轻步兵和骑兵组成的4万人的精锐新军,对一直威胁希腊东疆的波斯帝国发动了战争。在格拉尼库河首次击败波斯大军,迅速征服小亚细亚,在伊苏斯第一次击败波斯大王大流士三世。为剥夺帝国的制海权,他挥师沿地中海东岸南下,打通了叙利亚、腓尼基,占领了所有港口。进入埃及后被埃及祭祀宣布为“阿蒙之子”,尊为法老。此后回头进入波斯腹地,在可称教科书式经典的高加梅拉会战中以4万对阵25万(最夸张称波斯军有100万)再败大流士,并顺势占领巴比伦、苏萨和帝国首都波斯波利斯。至此,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土崩瓦解。当他的将官士兵认为终于功成名就可以衣锦还乡的时候,亚历山大却没有就此停步。他继续挥师向东向北穿越兴都库什山脉,又向南开始了对印度的征服,跨越印度河,在他第四次大会战中降服波鲁斯大君。然而,衷心爱戴亚历山大的将士们却不能理解他无止境的征服欲望,高涨的厌战情绪迫使国王回头。亚历山大可能还制定了更为野心勃勃的计划,但是在一次诡异的高烧之后,他在新都巴比伦逝世,年仅33岁。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庞大帝国迅速瓦解,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爆发在人类历史的夜空。

在欧洲历史学家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身负远大抱负的理想主义者伟人形象。亚历山大英俊、健硕、雄辩,光明正大,极富人格魅力;他拥有极高的军事和政治天赋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身先士卒,对部下慷慨仁慈,和他们同甘共苦;他对对手(尤其是大流士三世)表现出相当的敬意,善待他们的家眷;他深为希腊文化自豪,又深信自己负有神圣使命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世界。于是他每到一地,就让当地儿童接受希腊文化教育,还在沿途共建立起30多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但同时,他又超越了自己的导师,在那个时代难能可贵地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尊重东方被征服者的宗教、文化,努力劝说随他转战的希腊将官不要歧视归降的东方人,鼓励多民族通婚(他自己就娶了粟特贵族罗珊妮和大流士的女儿斯塔蒂拉)。亚历山大的征服令东西文化第一次碰撞、交流,最终使人类历史进入了“希腊化”时代。

但同时,军事征服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饥馑、瘟疫、奴役和死亡。尽管亚历山大尽量保存被征服地的经济文化,但血腥的屠城依然时有发生,他对叛乱的镇压也毫不留情。在BBC撰稿人迈克·伍德的《亚历山大东征传奇》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帝王的种种黑暗面:暴躁、喜怒无常、偏执、迷信、骄傲、好大喜功、嗜酒……

一个性格如此复杂、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身世又极富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人物,斯通将其表现得如何呢?

很显然,斯通是把亚历山大作为正面英雄人物塑造的。我们没有看见一次屠城——考虑到分级问题,即使是底比斯或者推罗这样影响甚大的屠城假装没有发生过也没有问题,但是连火烧波斯波利斯也只是一笔掠过未免有些欲盖弥彰。我觉得,这次纵火虽然是亚历山大一生中一个重大的污点,但是对于出生入死终于将欺负了自己几百年的波斯人扬眉吐气地踩在脚下的希腊人来说,这种发泄和报复是很符合人类本性的。如果将这场大火表现出来,亚历山大这个人虽然有了阴影,却能变得更为丰满、更人性化而非神化。随着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亚历山大在他征服的后期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暴躁易怒,这一点影片是有表现的。尤其是酒醉后杀死克莱塔斯的一场戏,主演科林·法雷尔的表演疯狂而狰狞,而骤然酒醒后的绝望和悔恨也很有感染力。不过由于事先没有交代克莱塔斯是亚历山大的救命恩人,普通观众就不会感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力。亚历山大处决老将帕米尼奥是又一个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事件(只因为他的儿子涉嫌谋反),这一次斯通没有回避。这一场戏从远景拍摄,因此帕米尼奥不知死到临头还在花园里热情欢迎来使、然后被一刀刺死的镜头变得无声无息,美丽的花园和冷酷的谋杀在沉默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此隐约让人想起斯通在《JFK》中锐利的锋芒。

在叙事方式上,斯通选择了托勒密这个亚历山大的“生前好友”作为叙事主角(因为亚利安的亚历山大传记资料主要来自托勒密的回忆录)。这个老头的地位很尴尬:对一部分人来说他的话太罗嗦;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却还没把事情讲清楚——这也是这整部片子最根本的致命伤。另外,如果一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叙事的话,影片后半段却又急速闪回来了长长的一段倒叙分析菲力浦遇害之谜,这会给“0基础”的观众带来困扰。当然,这一段很好地表现了亚历山大和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我是剪辑师也舍不得剪掉的。但是把它按顺序放不是更好么?

感情戏方面斯通着墨颇多,主要是亚历山大和父母之间既爱又恨的关系、将士对帝王从敬爱变成畏惧又变成怨恨的关系、以及亚历山大和他的女性或男性爱人们之间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斯通大胆直白地表现了有历史记载的亚历山大和战友赫菲斯提昂之间的同志情谊,而且表现得真诚自然、坦率却纯洁,即使在保守派人士面前也无懈可击。但是这些感情戏在整个影片中的地位却有些不伦不类,在圆润了角色的同时又拖垮了影片的节奏,把影片切成了一块一块的。

斯通这样的大师在镜头运用上已经是炉火纯青了。除了刚才提到的谋杀帕尼米奥一场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印度丛林大战中战马、战象相对人立的震撼镜头以及随后亚历山大濒死时视野中的血红色。高加梅拉会战时的枪戢如林尤其是航拍的鹰的视角全景镜头也是史诗片必备的大场面。唯一遗憾的是航拍全景时居然没有表现出来对此役至关重大的马其顿军右翼斜进,战场画面也气势有余条理不足,迫使我还必须给老婆画图解释一遍为何亚历山大能以少胜多。

总体感觉斯通似乎是想最全面地描写亚历山大大帝这个人,又要兼顾史实又要兼顾内心,又要兼顾场面又要兼顾细节,结果面面俱到反而捉襟见肘。3个小时已经冗长到足够打发走三分之二观众了,可还有很多事没有解释清楚(比如关于亚历山大是被谋杀的“阴谋论”,只是通过托勒密的口似是而非地讲出,难以服人)。给他7个小时大概能把他想表现的都表现明白了,可又有谁会去看呢?

不过,对于历史、军事爱好者、亚历山大或不论什么伟人的崇拜者、仍旧胸怀理想或者刚刚被迫忘记了你的理想的年轻人,就凭亚历山大这个人还有全部按史实仿古的装备,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其实我最有感触的一个镜头在这里: 亚历山大和部将登上山顶,眺望天边水墨画般连绵起伏、险峻荒蛮的兴都库什山脉。亚历山大说:“按照老师的说法,从这里就应该能看见世界的尽头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

“他错了。”

完整文章……

2005年11月19日星期六

丽江人哪儿去了?

去云南一直是我和老婆的梦想,这次终于去了。因为带着两个老太太,有些想去的地方只好放弃,比如梅里雪山和中虎跳。无论如何放松地过了两个星期,不出所料地产生了对上班的厌恶和恐惧感。

丽江是令人相当失望的地方,建议没去过的就不必对那里再抱什么幻想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对丽江没有感悟。这感悟来自到古城的第一个晚上,我们穿过四方街打歌的人群,沿着通往望古楼的石阶向上走。这时候我看见几个穿着当地民族服装(所谓“披星戴月”)的妇女,背着竹筐(她们用的背板像枷锁一样垫在双肩前方,大理的杨叔属告诉我那是一种很古老的家伙事儿,现在都很少用了。现在当地少数民族一般直接用带子背在肩上或者额前)在嘈杂地操着各地乡音的旅游者当中穿行,竹筐里装的是沙子水泥木板之类的东西,建筑材料。游客们或兴奋或茫然,或以龟速毫无头绪地溜达或半张着嘴呆呆地盯着四周小铺里五颜六色的伪民族工艺品或摩拳擦掌准备加入跳舞的圈子,总之你若从高空俯瞰着一堆人就像是粘稠的糖浆一样滞涩缓行。四方街的广场上总得有好几千人,他们没有看见那几个背筐纳西妇女。就像是穿越荒蛮的丛林,她们沉默地前行,当痴呆的游客挡住了她们的道路,她们便停下因为习惯劳动而轻快的步伐,耐心地等上几秒,或者轻巧地转身在人缝中觅出一条通路。她们从不说“劳驾劳驾借光借光”,黝黑粗糙的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既不惶惑,也不无奈。她们从四方街附近一条没什么店铺的巷子出来,又钻进通往望古楼那条路的一侧一条黑黑的巷子,那里似乎又在准备盖起一间客栈。她们一趟一趟地在这两个地方之间来回穿梭。

这里我必须提醒大家了解如下事实:在四方街上狂欢的好几千人、在这古城所有灯火通明处寻觅浪漫和欢乐的好几十万人、在沿街铺子里鞠躬尽瘁卖工艺品、服饰、牛肉干、开饭馆酒吧咖啡屋、经营客栈的好几万人全都来自外乡;而真正的当地人就是这三四个背着建筑材料准备给外地人开给外地人的客栈盖房的妇女。

现在你理解了什么叫做“喧宾夺主”,甚至“反客为主”。

后来我们在山腰的一家纳西老夫妇院子里喝茶,从他们家可以俯瞰古城,不用花30块钱上望古楼。他们为此收每个进来拍照、喝茶的游客2块钱。我们在那里坐了一上午,喝茶、看书。老爷子告诉我们,古城里——主要是山腰上的边缘地带——目前可能居住着不到1万当地人,大部分是老人,年轻人都在新城生活。另外有一个餐馆老板说,古城里纳西人开的餐馆不超过5家。那个家伙就是传统纳西人,坐在桌边跟客人侃大山,老婆在里边操劳一切。其实真正纳西传统风味很简单,口味不错,但也没什么特别的。没有那种“原价98特价48”的“XX火锅”。

我问老婆,如果有一天你回家,发现家里正在办一个盛大的party,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可是就是没几个你认识的,都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你会怎么想呢?老婆回答说:让他们玩去吧,我走了。

我很想知道纳西人是怎么看这些蜂拥而来闯入他们生活的外地人的(尽管我可以从他们的闲谈中感觉到些什么,但我不想妄加猜测)。我很想知道那个戴着“丽江门球协会”帽子、几十年如一日吃完饭后到四方街散步的老头儿,看着嬉闹的人群,还能不能回忆起他年轻时的家乡?我也很想拍一张照片,一个背篓的纳西妇女在游客的海洋中穿行。但是晚上看见她们的时候我的相机拍不下来,白天她们又不出现了。那天早上起得很早,跟老婆一起终于拍到了些无人的空巷,还尾随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走到了方国瑜小学。丽江人,变成了只在早晨和晚上才能看见的稀有动物。

完整文章……

2005年9月30日星期五

村上的新书

总地说来,和金庸一样,村上越长的小说写得越有看头。因此我不是很喜欢《天黑之后》,总是觉得他的故事没展开就结束了。独特的人物塑造、阴阳双线交织的技巧以及似是而非的飘移感还在,但是没有《青春舞步》的锋锐、《奇鸟形状录》的厚重、或者《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的诡异冰冷。在我看来,似乎完全是因为书的厚度不够造成的。村上是个讲故事的天才,这次却没讲出什么故事来。是他的灵感用光了还是在刻意追求一种平板式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看小说我还是比较保守的,我可以接受荒诞不经甚至神经错乱的情节,却不能接受没有情节。

几个月前看了《海边的卡夫卡》,够厚,因此我也看得比较有兴致。无论是老头子那条线、第三类接触调查那条线还是乌鸦少年那条线都有引人入胜值得玩味的地方。不过俄狄浦斯情结这种东东我想我辈看来都会稍许有些抵触,或许日本人很有共鸣也难说。

不过无论如何,村上的这两本新书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我不再是适合看他的小说了?我想不是我的问题,因为当我重读《青春的舞步》的时候,那种浓黑的悲凉仍旧如约而至地浸透心脏。现在在看的是一本科幻小说的集子,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是我的读书时间。

完整文章……

2005年6月27日星期一

底层的声音

一,罗大佑:《鹿港小镇》
罗大佑的抗议歌曲很多,尤其是在他深具摇滚反叛气质的黑色时期。《未来的主人翁》《现象七十二变》《之乎者也》等都是很睿智很尖锐的作品。但是他的抗议歌曲和很多中文摇滚乐一样,流于表面现象的空泛谴责,面铺得太开,什么都要指责一下,结果主题却不够深入。唯有这一首《鹿港小镇》专门探讨传统生活价值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的悲剧,却把渔村人生活巨变的时代悲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最具冲击力的歌词实际上是在最后一段,“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尖锐的反讽,苦涩的幽默。但是在这三首歌曲中,罗大佑仍旧把视角拉得太高,以至于和悲剧本身有了一个理性思考的距离,因此《鹿港小镇》可能更具文人气质,却缺少了一点锥心的疼痛。

鹿港小镇

词曲:罗大佑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哦……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二,郑智化:《老幺的故事》
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郑智化生来具有反叛气质,也能从独特的角度观察社会和人生。这是他第一张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也是最原始、最少被商业化磨砺的激情。《老幺的故事》取材于台湾一次真实的矿井事故(大陆年年那么多矿井事故,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可曾有人为那些死者歌唱过?)。作品用寥寥数笔描绘出矿工生活的艰辛,而那种赖以生存的资源枯竭、传统生活面临消亡威胁的困惑和恐惧也极为真实感人(我在和一位内蒙艺术家交谈时谈到过这个主题)。港台流行乐中的生离死别形形色色,但《老幺的故事》
主人公老爸的死法是独一无二的,像恶梦一般令人难忘。但是我觉得歌曲后半部主人公在都市中的迷失可以说是主题的升华,也可以说是一个败笔。因为这样的拔高感觉有点“俗”,我个人认为不如专注于矿井事故本身更有强烈的力量。我的理由:请参考Talking Heads一首类似主题的歌曲《Cool Water》。当然,作为一首港台主流流行歌曲,《老幺的故事》这样的处理其实一点也不俗,这足以使它鹤立鸡群。

老幺的故事

词曲:郑智化

黑色的煤碴 白色的雾阿爸在坑里不断地挖
养活我们这一家
娇纵的老幺 倔强的我
命运是什么我不懂
都市才有我的梦

纠缠的房屋 单纯的心
坑里的宝藏已不再有
为何我们不搬走
沉淀的悸动 醉人的酒
阿爸的嘴角喃喃地说
这里才有老朋友

通往坑口的那一条路
不是人生唯一的方向
晨曦中模糊的脚步声里
遗忘了最后一次的道别
谁说宠坏的孩子不哭
就在悲剧发生的那一瞬间
泪水呐喊唤不回
阿爸在淹没的矿坑里面

淹没的矿坑它淹没了我的梦 
淹没的矿坑淹没多少笑容
焚烧的纸钱在狂风中乱飞 
过去的回忆抹不去的伤痕
矿工的儿子逃离家乡的老幺 
万能的神啊教我该如何祷告

在物质文明的现代战场
我得到了一切却失去自己
再多的梦也填不满空虚 
真情像煤碴化成了灰烬
家乡的人被矿坑淹没
失去了生命
都市的人被欲望淹没
却失去了灵魂

淹没的矿坑它淹没了我的梦 
淹没的矿坑淹没多少笑容
淳朴的脸孔又再一次想起 
心灵的归宿何处挡风遮雨
成长的老幺 现在我终于知道 
逃离的家乡 最后归去的地方

Cool Water

Day by day ... whistle while you work ... our
Backs are breaking ... up from hollow earth ...
From end to end ... the noise begins ... in the
Human battle stations ... and the big one’s
Coming in

Work, work, work, work ... work till holes are
Filled ... work, work, work, work ... bags of
Bone and skin ... lovers hold hands ... tossing
Their heads ... tangled in hair ... tied to earth
... with skin and glue

But their skin is the same as yours
Coming in for the world to see
They can sit at the table, too
The same blood as you and me

Speak very softly .. hold my hand ... someone is
Sleeping ... in my bed ... priests pass by ...
Worms crawl in ... one dreams to be ... one dream
For all
His skin is the same as yours
Is he not made the same as you?
And some have fallen down
And blood spilled on the ground

Work, work,work
Till his life is doneu
The old man .. is at our door ... and he’s
Knocking ... knocking ... as his neighbors weep
... each day repeats ... are we nothing in your
Eyes? ... someone answer, someone answer ... this
Rusted garden gate ... can barely even stand ...
Their work is over now ... and rest will be at
Hand

Is their skin not the same as yours?
Can they sit at the table to drink
Cool water
Cool wateru
And his lungs are filled with rain...
And the water’s rushing in...

三,陈升:《细汉仔》
这是极少数会令我热泪盈眶的歌曲,愤怒的泪水,也是这三首歌里我最欣赏的。愤怒很容易,像朋克一样谩骂也很容易,但是将黑暗的社会现实连肠子带肚子血淋淋地揪出来给人看则需要外科医生的敏感精确和手术刀的犀利锋锐。《细汉仔》完全采用市井语言甚至江湖黑话,粗鄙的口吻正好符合主人公的身份。整段歌词没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同情,却在不动声色的冷嘲热讽中通过一个小人物之口完美地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当歌手唱道“在一个寒冷无风的夜里,有人静静地漂浮在新店溪。细汉仔这一次终于真正的不言也不语”时,一个平淡无奇的吃人悲剧令人哑口无言地结束,那种震撼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陈升的嗓音并不适合唱歌,但是正是在这首歌里他那近乎声嘶力竭的嗓子变成了一把钝刀,“社会本是黑白不分的常态”一句达成了最具穿透力的效果,插进人们麻木的胸膛。

细汉仔

词曲:陈升

我的兄弟细汉仔十八岁的那年
带着满腔的热血和阿妈的祝福来到台北
住在城市边缘靠近发臭的新店溪
他的第一份工作开着乌黑的Juguar
上面坐着有钱的大爷 大爷开了酒店
当选了立法委员每天吃吃喝喝的 好不风光
世界每天都在改变 有些人不懂发言
肯定你听过这样的故事

为何那些读书的人每天谈的大致相同
说什么偏左偏右心中充满理想国
得了利益却不放松 真他妈的狗屁不通
细汉仔说他不懂人人叫他不要思考 思考对你不好
有人想得太多就这样进了黑牢
单纯的心重重疑惑真是难过
有些事不需要理解 对你好你千万不要拒绝
伟大国民你心里要准备

有牌没牌的流氓架着吓人的铁丝网
追逐在午夜的大马路上
专家说这是权力的病态你管他的做什么
全世界最有钱的乞丐穿金戴银晃着空的脑袋
真理靠在强者那方
每个人都红着眼说 If you manna rich you got to be a bitch
兄弟你千万不要气馁 不满意你回家种田
虽然稻子一斤卖不了多少钱

*Confussion 默然陪我成长 不能选择爱与被爱的方式
Confussion 彷佛让我明白 社会本是黑白不分的常态

阿妈说孩子你赶快回来
你的媳妇挺着肚子暗泣着等待

社会黑暗你敢也末了解
不入宝山绝不回来 男儿立志卯上我的祖宗八代
结交四方朋友黑道白道都有
喷子握在手上忘了自己的存在

阿妈的话拋在脑后 载起墨镜驾着Alfa Romeo
大哥的话唯命是从
他是凶狠的那个马路小英雄
想起老家心里有时会难过
踏入社会没有反悔的余地
至少还保留住男子汉的尊严 (*)

终于有了一天条子来到老家的门前
说你的孩子出了事情
为他的老板争夺地盘出了人命
赶快叫他出来否则活不过冬天
阿妈带着媳妇哭哭啼啼找到了城里
酒店的老板四处回避 他正忙着竞选立法委员
带话的人说 "去你的我找无你尪"
在一个寒冷无风的夜里
有人静静地漂浮在新店溪
细汉仔这一次终于真正的不言也不语
(找无你尪 找无你尪......)
细汉仔

完整文章……

2005年6月26日星期日

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歌声

放一份回顾我们那个时候港台歌曲的帖子,学生时代的某些回忆。这是有一次看了网易一个所谓“70年代人必听专辑”的单子之后按照它列举的专辑写的。英文歌听得太多了,根本说不过来;但是我听中文歌曲的时间相对较短,就说说对他们的感受吧。

BEYOND:几乎是唯一我在沉迷于欧美摇滚之后仍然坚持聆听的香港音乐。《大地》是那个时候我们接触BEYOND的第一张专辑吧。其实后来听得多了,还是觉得早期那些介乎于地下和商业之间的曲子更加动人,比如那真诚得淌血的《再见理想》。得知黄家驹的死讯是在一个昏暗的下午,阳光的颗粒从天井斜洒进屋,空气阴郁而滞重。张有待放了《全是爱》。后来,在某次演唱会上,黄家强那一支哽咽到唱不下去的《海阔天空》成为了我们几个挚友告别青春的圣歌……

《二楼后座》之后我还坚持买了他们的若干张专辑。老实说,演奏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但是作曲一落千丈。灵魂已经死去。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

陈升:那几首卡拉OK里的大情歌也就罢了,杀伤力确实强。但我真正被这个嗓子一塌糊涂的男人震撼是那首《细汉仔》。那种愤怒的控诉、那种悲痛的呐喊、那种带血的仇恨即使在地下摇滚圈中也是罕见的。歇斯底里的无名发泄听得多了,但这首歌却是非常严肃的对社会对人性的质询。陈升的破嗓子唱到高潮明显力不从心,但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它的力度。我把《细汉仔》《鹿港小镇》以及《老幺的故事》并称港台乐坛三大“底层的声音”。

从这首歌,我了解了一个真正的陈升,也更加了解了他那些看似庸俗的情歌中蕴藏的真情。

崔建:没得说,启蒙老师。但他后来确乎是“孤独地飞了”。大概是99年在法国使馆看过一次他的演出,外国人喜欢得要命,可是我却找不到听《从头再来》的感觉了。

达明一派:刘以达和黄耀明是有颇有创造力的人。《石头记》《天问》《十个救火少年》……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歌,只可惜我不是很喜欢电子音乐。另外问一句:《忘记他是她》和《禁色》是不是真的是同志歌曲?反正黄已经是公开的同志了。

《校园民谣》:没办法,现在唱到“分给我烟抽的兄弟”还是感到莫名的伤感。总是想起我下铺那个喜欢在暖气片上烤鞋垫的家伙说:“以后你会怀念我的鞋垫的。”当时我们把他捂在被子里爆攒了一顿,现在看来,他说的这句话似乎不错……而《流浪歌手的情人》于我来说更是具有刻骨铭心的个人意义。那首歌,根本不敢再唱,一开口便回到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下午……。

另外,在学校从来不会单独唱歌的我,后来被人发现非常善于唱校园民谣魅惑女孩子。

《中国火》:可能是我实在孤陋寡闻,国内摇滚怎么就再也不能超越这么早的一张合集了呢?当然,那一声震撼人心的“姐姐我要回家”把整个专辑提升了一个档次。不过除了这一首歌之外,张楚这个作词的天才,写出来的曲子简直是不可救药。

黑豹:北京青年报那一句“除了长肉没长别的”其实说得非常贴切。他们的第一张专辑还可以算是大街小巷纷纷传唱,窦唯走后也不过就沦为了普通群众。那张专辑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把CD里有的《别去糟蹋》收入盒带,在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下成长的国人能写出这样动人的反战歌曲还真是不容易。说起窦唯,当初颇被他迷惑了,后来发现他和Peter Murphey简直一模一样。不过他也算是中国摇滚乐中比较早拥有个性的一个。

侯德建、黄舒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是因为我都很遗憾地错过了他们。现在才发现佩服得不得了,却只能找寥寥的MP3听了。

姜育恒:如此温柔、喜欢配乐诗朗诵的男人!歌是相当好听,可是现在想起来太肉麻了。不过前些日子看到了他的一个music video,风格转变了,感觉居然有些像……庾澄庆!

李宗盛:一直没有特别喜欢过他,因为他给别人写的歌都很好听但是很无聊,给自己写的歌非常真诚非常幽默却都不太好听。他是个两面派,我想他活得大概也挺痛苦的。有一张他和黄霑的合唱专辑,很有恶搞的感觉。

林子祥:我的同学都不喜欢他,没道理呀!阳刚起来如《真的汉子》,婉约起来如《每一个晚上》,另类的还会有《生命之曲》,这个小胡子应该是一个男人的楷模啊。

罗大佑:我的心理年龄看来是偏大的。罗大佑本应该是比我再大4、5岁的人的偶像,但我却成为了这个已经被神化了的人的信徒。《光阴的故事》的感慨,《稻草人》的苦闷,《乡愁四韵》的惆怅,《之乎者也》的会心一笑;从《鹿港小镇》最初的质问,到《盲聋》《未来的主人翁》(很多人说起来,都觉得那长达3分钟的“飘来飘去”似乎应该延续得再长些……而听到“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的时候我确实落泪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挫折感或许也只有70年代这一代人才会有的罢。前辈们还有理想,后辈们还有未来,我们却夹在中间,什么也没有……扯远了)的高声的控诉;恋曲80902000的蜕变;当然还有我们毕业生晚会上的主题歌:《闪亮的日子》……我实在无法把他曾经感动过我的歌一一列举了。

罗大佑似乎就是那种属于“中老年听众”的歌者吧,沧桑、睿智、无奈……这些都是需要岁月沉淀的。

齐秦:除了头发,他的音乐其实并不叛逆。但是在当时的初中生看来,狼与九个太阳的荒野就代表着最向往的自由。他的情歌也和他本人一样痴情。齐秦后来的作品我就听得少了,不过《无情的雨无情的你》里有一首《直到世界末日》给我的印象相当深,据说这是齐秦本人的爱情宣言。

齐豫:如果说我会爱上某一位女歌手,那么我一定会爱上齐豫。她的嗓音很弱,让人觉得她是那么孤独脆弱,但她的歌却能抚平你心灵的创伤。《欢颜》《橄榄树》,这个吟唱诗人的美是多少青春美少女永远也望尘莫及的。

苏芮:《搭错车》中那个唱《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的黑皮衣女子到《再回首》的感怀再到《牵手》中的温馨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她得到的和她失去的。

谭咏麟:谭校长的歌着实好听来着,可是五十岁的人了还搞成那样实在是……他大概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得太久了?反正我是把喜欢谭咏麟的那段日子当成了年少无知的一个小小注脚。

王杰:当他不再是浪子的时候,他的歌也就失去了痛苦的力量,也就不再有吸引力了。

童安格:嗓子确实独树一帜,歌却是一般。

王菲:走红到“天王天后”级的艺人里我唯一觉得红得有点道理的。

赵传:由于他的丑陋,造就了他的真诚。《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是一只小小鸟》至今听来仍能够引起相当多又不英俊又没钱又没地位的普通人的共鸣。有了音乐和啤酒,有了真诚的人生,还有什么更快乐的事呢?

周华健:我觉得他挺搞笑的,不那么假模假式,就这一点来说非常喜欢他。

郑智化:那年高中军训,几乎每个男生都在大大咧咧地唱“我的口袋有三十三块”,尽管那时候我的口袋里有三块钱就不错了。他的歌里带着与生俱来的痛,也许和他的残疾有关,这使他的目光可以转向普通人甚至下层人。不论是《水手》(这么好的歌居然被卡拉OK活活唱滥了,sigh……)、《补习街》还是《老幺的故事》,郑智化是港台少数创作范围极为广阔的歌手。可惜他的才华似乎很快就用尽了,后期的歌曲越来越雷同。真是可惜了。

哦,写得太长了好象,没想到。全当是对青春岁月的纪念罢。

怀旧是衰老的表现,我看这话一点不错。

完整文章……

尼克·凯夫的专辑

在阿根廷时候写下的。那时候还没有Nocturama和那个双张,它们的评论会在稍后补上。这里也只有他和坏种子合作时期的专辑,生日派对的音乐固然令人着迷,可我现在却实在没有心情仔细地去品味那些暴戾的狂吠。

尼克·凯夫的表演是相当戏剧化的,他的很多歌曲都显示出复杂冗长的结构、叙事性和对话式的歌词、用不同的声调表现不同的人物,用声音的夸张弹性营造气氛和背景。从我稍后将贴出来的他的的专辑中你可以了解到,除了摇滚钢琴手之外,他还是一个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舞台剧演员。

关于爱情和信仰的话题,是永远也说不完的。

From Her To Eternity

从她到永远是凯夫和坏种子合作的第一张专辑,从总体上来说仍旧是“生日派对”风格的延续:拖长调的神经质的演唱、铿锵的吉他和尖锐的音效、杂乱的鼓点、酒精刺激下充满含混欲望和粗野力量的歌词以及如果你没在听第一遍的时候把它砸烂就会在听第二十遍的时候爱上它的诡异旋律。翻唱的老歌《在犹太社区》是唯一一首旋律动听的,但是歌里讲述的冰冷的故事还是凯夫喜欢的少年黑帮的悲剧。凯夫展示了他撰写长篇歌词的才能,《圣徒哈克》《黑保罗的盒子》分别长达七分钟和九分钟。

The First Born Is Dead

对比长子已死从她到永远的封面,凯夫似乎收敛了不少他那副后朋克暴徒的狰狞面目,但实际上这张专辑咄咄逼人的死亡和暴力气息并没有减弱多少。在逼近的黑雨中不断重复一个神秘预言的《紫树镇》是我这张专辑里最喜欢的歌曲之一,《长痛列车》里“她不会再回来了!”的反复呼喊、《黑鸦王》从骨子里散发的邪恶气息、《敲打乔》里拖动铁镣的沉重音效和《通缉犯》里洋洋得意的西部片豪杰也都是非常有趣的细节。另外我最近才知道,原来“长子已死”也是《圣经》里的一个典故。

Your Funeral...My Trial

你的葬礼我的审判听起来像是坏种子从黑暗面转向光明面的过渡作品。米克·哈维的吉他仍旧代表死亡、血腥和浓重的黑暗,但是“生日派对”时期骇人听闻的野蛮旋律基本已经听不见了。某种温柔的东西从这个面貌凶恶的男人背后浮现,在情歌《伤感河流》中体现到了极致;《杰克的影子》讲述了一个令我着迷的故事(人与影的对话,鲁迅和村上都写过类似的题材);在《巡回演艺团》里,我发现华尔兹节奏居然能够变得如此可怕;《比善意还奇怪》中吉他创造的紧张氛围是这个乐队的拿手好戏。

Kick Against The Pricks

嗯,这个专辑名字翻译似乎不太雅……非常遗憾的是,我对这一张翻唱专辑里翻唱的歌曲都不熟悉,当然除了那首《所有明天的聚会》,凯夫的版本气势非凡。曲目中有很多传统歌曲,但是尼克·凯夫的翻唱想必是颠覆性的。所有的歌曲完全打上了他的独家烙印:阴郁、敏感、神经质、压抑的暴怒、分裂的欲望……尽管这些歌的内容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凯夫会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涂上地狱般的血红重彩,我们马上就会看到。

Tender Prey

柔弱的牺牲者把凄绝的旋律和阴森的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一首歌曲《上帝的御座》无疑是凯夫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随着节奏越来越紧张,各种乐器次第加入,凯夫的演唱也由陈述变成了咆哮,死亡逐渐逼近的压迫感令听者热血沸腾:“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说实话我不怕死,我已经说出了真相!”我感觉the mercy seat这里指的不是约柜的金盖而是电椅,这首歌就是死刑犯的临终控诉。专辑里另一首以 Mercy 命名的歌曲对痛苦与死亡的描述也非常动人。

The Good Son

好孩子这张专辑里旋律优美的歌曲占了大多数,但是看着坐在钢琴上的纯真儿童总有些担心的感觉:凯夫的外表装得再和善,内心也是黑暗的。在同名歌曲中他便讲述了一个好孩子如何走上毁灭之路的恐怖故事。开篇的葡萄牙语铺开了专辑的悲痛情绪,《悲伤的孩子》平淡却深刻地渲染了这种气氛,一切在《流泪之歌》迸发。父子间的对话让一种无可名状的巨大的哀伤笼罩全曲,但即使无可逃避地面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苦难,歌者却又显示出坚强的决心,正是这种悲天悯人的意志让我不禁泪流满面。

Henry's Dream

正是从亨利的梦这张专辑我见识了凯夫卓越的戏剧才能。《爸爸不会离开你亨利》用颤栗的琴弦不知不觉地加强着血腥气氛,铺陈着一个渐入高潮的哥特故事;《兄弟我的杯子空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醉鬼形象;《约翰·芬恩的老婆》用音乐描述了一场黑帮械斗是如何逐步升级的,峰回路转、杀气渐浓,然而在高潮迸发之后突然舒缓下来,为这场并不光彩的情杀蒙上了浓重的悲剧气氛;《隐现的大地》对于我来说有个人的意义,会刺痛心脏的那一种。

Let Love In

对爱敞开心扉是凯夫音乐的一个转折——正如标题表明的,他在专辑中接纳了大量的情歌。曾经凶暴的歹徒对从前的生活感到了恐慌和后悔,试图在爱情中找到信仰,然而仍旧心存疑惧和失落。这种感情在专辑同名歌曲中表现得一览无余,显然也是作者此时的心态。然而即使是情歌,凯夫可以把它唱得恳切感人(两部《你爱我吗?》),郁美深沉(《雨不再下》),也会把它唱得如魔鬼低吟(《爱人男子》)。非情歌中的一首《血红右手》在某集《X档案》中出现,凯夫那种邪恶的神秘感完美地烘托了剧情。

Murder Ballads

谋杀叙事曲是凯夫最为人称道的专辑,无疑也是他的巅峰之作。《乔伊之歌》从一个杀人越货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却是出人意料的绝望而盲目的复仇,我也由此知道原来“血红右手”是弥尔顿《失乐园》里的诗句;《晃悠李》是一首上世纪三十年代民间叙事曲的翻唱版,每次最期待的就是结尾的那一阵乱枪;同姓的亨利·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爱的女孩还在痴痴等待,他却被爱他的女人(P.J.哈维)“永远”地留下了;接下来一个男人不动声色地讲述他如何杀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背景中浮现出野兽的低吟;在《野玫瑰生长的地方》,美丽与死亡以“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一定要死亡”的信念令人震惊地结合在一起,凯丽·米诺格和凯夫一起演绎了这个美得心痛的谋杀故事;《磨坊港的诅咒》的可怕之处在于冷酷的连环杀手竟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学生,因为她坚信“所有上帝的孩子都会死去”;可怜的玛丽·贝罗死于对陌生人的“善意”的轻信,歌曲背景的抽泣声令人同情;乌鸦简是一个弱女子,她奇迹般地对二十个暴徒实施了复仇;在血腥的奥马利酒吧,一场大屠杀(我强迫自己数了一下,在这首十四分三十秒的叙事曲中,主人公一口气杀了酒吧里除他之外的所有十二个人)的主角似乎只是为了满足对自恋的认同,而他却一再强调“我没有自由意志”……爱家人、爱情人、爱上帝,爱自己,爱成为了人们杀死别人的理由甚至信仰。凯夫试图通过不加评论的叙事探讨人最本质的两个主题:爱与死亡。九个故事(根据我的资料,专辑里应该还有四首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歌)从选材、创作到演绎毫无雷同,却一气呵成,既深刻又动人,绝对应该成为摇滚乐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应该记住的是专辑最后借鲍勃·迪伦的老歌告诉我们的:死亡不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办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凯夫在痛苦与绝望的尽头为我们点燃的烛光。

The boatman's call

你喜欢皈依了天主的尼克·凯夫么?在船夫的呼唤里,从始至终他都沉浸在淡淡的伤感、恬静的沉思和动人的旋律中。他似乎真的在主的抚慰和爱情的阳光中找到了归宿。这时候再拿出从她到永远来听谁能相信这是同一个男人?我们已经经历了他的蜕变过程,到今天凯夫终于羽化成形。谋杀叙事曲是凯夫黑暗一面的巅峰,从此他已准备告别暴力与死亡,告别愤世嫉俗的刻毒讽刺,告别对基督既恨又爱的双重感情。然而,为何封面上凯夫的目光仍然如冬狼般锋锐、却似乎身处牢狱之中?那个黑帮杀手还会回来么?我期待着。

No More Shall We Part

凯夫在我们再不分离中继续着他悲伤的情歌和精神上的探索。但是,在《哈利路亚》《十五英尺的纯净白雪》《哦我的主》《悲伤的妻子》等歌曲中久违了的摇滚段落冲破了沉郁舒缓的钢琴,证明凯夫血液中潜藏的野性仍在流动。我最喜欢的是开篇《当我悲伤地坐在她身边》。凯夫平静地描述着玻璃窗隔开的两个世界以及对这种疏离无可名状的悲切。他的写作手法一如海明威,仅用平淡的叙述托起强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确实只有走过了暴怒时代的凯夫才能够触及。凯夫以他四十五年的人生试图告诉我们:或许只有爱,才是在这个世界的苦难和罪恶中幸存的唯一希望。

完整文章……

尼克·凯夫的简短传记

尼古拉斯·爱德华·凯夫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沃拉克纳比尔。母亲是图书馆员,父亲是英语教师,家庭背景是英国国教,这或许是他日后的作品中浓厚的宗教氛围出现的根源。

凯夫在墨尔本的考尔菲尔德语言学校和考尔菲尔德技术学院艺术学校接受教育。在后来的“生日派对”专辑火中祈祷者》的内页可以看到一幅凯夫的绘画作品。他在艺术学校只上了两年学,在那里他遇到了米克·哈维,组建了“邻家男孩”乐队。凯夫在1978年录制了他的第一支歌曲《这些鞋是用来走路的》,第二年便是首张专辑门、门》。当时乐队中有米克·哈维、特雷西·坡、菲利普·卡尔弗特和罗兰德·霍华德。

“邻家男孩”在一九八零年变成了“生日派对”,活动舞台也从墨尔本转移到了伦敦。他们烈火般的现场演出和一系列气势汹汹、生涩露骨的专辑如同刮入八十年代初“泡泡糖音乐”的一股寒风,令英国摇滚舞台为之侧目。在发行了一九八一年专辑《火中祈祷者》和一九八二年的垃圾场》之后,乐队搬到西柏林,又在一九八三年推出了最后一张“生日派对”后朋克的极端主义代表作《兵变》

乐队解散后,凯夫来到洛杉矶,开始创作一部监狱电影剧本《平民死者的……幽灵》,这个剧本后来被导演约翰·希尔寇特和伊万·英格利什搬上了银幕。同时,凯夫开始组建“坏种子”乐队。“坏种子”这个名字取自墨尔文·勒罗伊一九五六年的一部电影。米克·哈维(鼓)仍然是他的左膀右臂;曾在《天堂兵
变》一曲中担任客串吉他手的布利克萨·巴杰尔德也加入进来;此外还有曼彻斯特后朋克乐队的巴里·亚当森(吉他、钢琴)以及阿妮塔·雷恩、爱德华·克雷顿和休戈·雷斯(吉他)。他们在一九八四年推出了《从她到永远》,从此共同为凯夫以叙事见长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重新回到柏林之后,凯夫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驴子看到天使》,小说中的灵感同时激发他完成了乐队的第二种专辑《长子已死》。在这张专辑中,凯夫、哈维、巴杰尔德和亚当森把三角洲布鲁斯向着神秘化和重型化方向发展,并创作出了史诗般的巨著《紫树镇》。这首和约翰·李·胡克的歌曲同名的作品讲述的是凯夫着迷的旧约圣经故事。吸收了新的鼓手托马斯·怀德勒,他们的下一张专辑是翻唱歌曲集踹[马赛克]》,重新演绎了“地下丝绒”的《所有明天的聚会》、蒂姆·罗斯的《嘿乔》等名曲。很快《你的葬礼我的审判》也完成了。这时基德·康戈·鲍沃斯取代了亚当森的位置,另外还加入了罗兰德·伍尔夫作为键盘手。

一九八八年的《柔弱的牺牲者》是“坏种子”定性后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首描写死囚临终的戏剧性大作《上帝的御座》。这一年凯夫的歌词和戏剧集《国王的墨水》也出版了,乐队在威姆·温德的电影《欲望之翼》中亮相,演绎了《巡回剧团》《从她到永远》两首歌。《平民死者的……幽灵》登上了戏剧舞台,凯夫担任主角,巴杰尔德和哈维也出演角色。凯夫还在汤姆·迪西洛的电影《羊皮约翰尼》中展现表演天赋,扮演一名摇滚歌星。

此后凯夫从柏林搬到了圣保罗,巴西生活的影响在他一九九零年的专辑《好孩子》中体现了出来。这张专辑比以往任何一张都更加温柔动听,有评论认为它表现了巴西方式的乡思情结。一九八九年,《平民死者的……幽灵》正式拍成电影,凯夫为电影配乐

一九九二年第七张专辑《亨利的梦》姗姗来迟,紧接着是一场世界巡演。此时的乐队成员是凯夫、巴杰尔德、哈维、怀德勒、马丁·凯西何康威·塞维奇。这次巡演的录音后来整理出版为一九九三年的《种子现场》,一起发行的还有彼得·米尔恩拍摄的演出的摄影集,作为乐队成立十周年的一个回顾。

“坏种子”的创作灵感继续不断迸发。一九九四年的幻想盛宴
对爱敞开心扉》之后便是一九九六年的经典《谋杀叙事曲》,这是凯夫多年以来追求的“暴力语言”音乐实验的真正巅峰。与凯丽·米诺格和P.J.哈维合作的单曲《野玫瑰生长的地方》和《亨利·李》在主流音乐排行榜上也获得了成功,使凯夫知名度大增。这张专辑得到了两名音乐家的积极合作:负责颤音提琴的沃伦·埃利斯(Dirty Tree的小提琴手)和负责环境打击乐的纽约无浪潮音乐大师吉姆·斯卡拉伏诺斯。

凯夫同时参加录制了电视剧集《X档案》的音乐合辑《X密钥之歌》。在《X档案-升天》一集中可以听到他们的《血红右手》

一九九六年凯夫、哈维和巴杰尔德继续他们的电影生涯,再次与希尔寇特合作,出演《拥有并掌握》。同年,凯夫的歌词和散文集《国王的墨水二》出版。他还获得了MTV音乐大奖最佳男艺人称号,但他拒绝领奖。按照凯夫的说法,他不愿意在有关艺术的领域和别人竞争。

一九九七年“坏种子”出版了他们的第十张录音室专辑《船夫的呼唤》。这是一张非常内省的作品,音乐变得简单、精美,唤起的是一种魔幻的气氛,歌者探讨的主题有关爱、信仰和失落,和《谋杀叙事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九九八年精选专辑出版,其中的歌曲多由米克·哈维挑选。一九九九年凯夫与哈维一道出了一张配乐朗诵专辑《驴子看见天使》这一年他与苏茜·比克结婚。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三年他们又继续推出了专辑《我们不再分离》《夜晚》

完整文章……

2005年6月16日星期四

血红右手

这两天老婆回家后都要占着电脑翻稿子,孤便不能玩游戏了,于是把从前买的那一堆从来也没看过的演唱会DVD翻出来看。前天看了Roger Waters的柏林墙演唱会,昨天看了Nick Cave在法国的God Is In The House。即使是《我们不再分离》中那些很恬静的曲子,在演唱会上也变得妖异而暴戾。这才知道,凯夫没有变。

一直想写写尼克·凯夫,这个无论怎么看都像那个罗马尼亚不死伯爵的男人。如果说我钟爱的音乐都是黑色的,若果说平克的黑色是带着灰蓝的迷幻的黑色,Joy Division的黑色是透着黄绿的病态的黑色,凯夫的黑色则渗透着丝丝暗红的血痕。他在“生日派对”中狂吠,在《约翰·芬的老婆》中众目睽睽之下拿小刀割开情敌的喉咙,在《上帝御座》中骄傲地高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已经说出了真相,我不怕死!”,在《谋杀叙事曲》里一刀一刀地剖析为何人们会因为爱而杀人……怎么看他都是那个背弃乃至诅咒和挑战上帝的吸血鬼,用优雅迷人的动作撕裂一个又一个软弱的胸膛,品尝着愤怒和欲望——那正是鲜血的象征。然而,如同在《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最终在爱中找到了救赎一样,凯夫也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找到了爱和信仰,投向了上帝的光芒。

我曾经在网上和人辩论,我说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心境和思想发生改变是最自然的事情,这把年纪了还整天怒发冲冠四处寻衅才是矫情。考虑到凯夫家庭的宗教背景,他的转变我觉得是顺理成章的。而这种转变,又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弃暗投明。我想象一个披着宽大斗篷的男子,面色阴郁而宁静,一半身躯沐浴在由高窗中透射下来的耀目阳光中,一半身躯融化在古堡散发着腐败气息的阴影里。光明与黑暗之间,爱情与暴力之间,善与恶之间。为什么吸血鬼会如此令人着迷,也正是尼克·凯夫令人着迷的原因。

我喜欢那些阴险的曲调中插入的优美合唱和间奏(《米尔黑文的诅咒》《血红右手》),我喜欢那些从宁静中慢慢积蓄铺陈出来的排山倒海的力量(《上帝御座》《爸爸不会离开你亨利》),我喜欢那些在沉郁平和之间的感情迸发(《十五呎纯净白雪》《爱人男子》),我也喜欢那些凄美的旋律里压抑的激情和痛楚(《流泪之歌》《当我悲伤地坐在她身旁》,太多了);可我却不太喜欢他早期的疯癫痴狂和后期一些作品的平淡甜美。

一个人不会永远张狂不羁,可是一个伟大的歌者也不会真的忘却痛苦而陶醉在温柔乡中。在《我们不再分离》《Nocturama》和那个最新的双张——两张CD完全不同的风格——当中,尽管把头发梳得锃亮,打扮得西装革履,尼克·凯夫还是有意无意地暴露出他那颗吸血鬼之心并没有蜕变。只不过,他的身形不会再会被阳光损害了——正如我正在玩的《圣域》(Scared)中主角之一。

完整文章……

2005年6月3日星期五

再见理想补记

那天在网上碰见秦PP同学,她告诉我说演唱会没有让她感动,鄙人的文字却让她感动了。然后我们便讨论了一番Beyond。当时我最惊讶的是——秦PP同学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认真地和我说过话。嗯,至少是很少这么说话。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注意,那就是她也长大了。当然,她并不比我小多少而我已经29了。不过如果秦PP同学会看到这篇BLOG的话,我现在可以承认:在我大学时候写的某篇东西里,有一个似乎永远不会长大、至纯至美(真善忍!)的小女孩,你便是她的原型。就是说,你在我印象里,便是这个样子的。成长会失去一些东西,也会得到一些东西;我想我失去了很多,糟糕的是我还没来得及知道它们是什么就已经把它们丢掉了;而你,我真心地希望你能在拥有成熟的同时,保留你的纯真、善良和阳光般爽快的笑声,那是些很珍贵的东西。

然后回到Beyond。我和秦PP同学有一个共识,就是觉得剩下的三个人一直在竭力试图摆脱家驹的阴影。家驹死后,他们一直在很努力地创作,坚持到今天。他们的音乐技巧日渐精湛,乐器配合越来越滴水不漏,也创作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恩,我觉得《醒你》是一首很精彩的歌曲,歌词极端的尖酸刻薄,非常解气,还有和主题很配合的大段乐器炫技表演;另外据有些网友说《十八》是可以和Beyond前期经典媲美的作品,但我在网上一直没有找到),甚至他们在40岁的年纪还保持了很好的身材,表现了他们的敬业——这是我老婆说的,在看到黑豹那几个胖子之后。

然而,为什么自《二楼后座》之后我再也提不起对他们的兴趣了呢?作曲千篇一律,而且还比较难听;作词缺乏灵气,关注的范围也变窄了;总体音乐的感觉上,真诚,这家驹时代Beyond最为自豪的东西我已经找不到了。

可是,无论换作谁,也不会甘心说“我们就是Beyond剩下的那三个”,而是要说“我们就是Beyond!”。从家强的角度思考,他当然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大哥的阴影之下,他一定要闯出自己的天地,这样才能告慰大哥的在天之灵。可叹的是,他们三个人的努力只是证明了黄家驹确实是Beyond唯一的灵魂。在这场演唱会上,他们把下半场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唱他们三个人自己的作品,想告诉人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声音!但是,很尴尬,他们还是不得不用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唱老歌,而在唱新歌的时候几乎无人应和……

我现在忽然想,如果家驹死后剩下的三子就此解散各自从头发展,以他们的水准,可能每个人的成就都会好过今天的Beyond。

没想到,写于十几年前的《大地》,成了今天最好的告别词:

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陌生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 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完整文章……

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

再见理想

我一直疑惑,《再见理想》这个歌名说的是“再见,理想”还是“再次见到理想”。那么无疑,昨天在首都体育馆,我再次见到了我那久违了的青春,那理想尚未被踏碎的青春。

第一次花这么多钱去看一场演唱会,因为我知道,号称热爱摇滚的我,这一辈子恐怕也就去看这么一场演唱会了。我要去告别的,是Beyond,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拥有Beyond的生命的那一部分。


不能说没有遗憾:鼓的音响调得太强,以至于压过了人声和甚至吉他;串场的短片制作得不够精良;黑豹还是那么臃肿令人作呕;最后已经无力呼喊的大家敲了十几分钟的椅子,Beyond也真的实践诺言没有回来……

当然Beyond不会回来了。实际上,自巅峰之作《乐与怒》(我记得那时候《音像世界》的“摩登谈话”给了这张专辑港台音乐中几乎是仅有的一个五星)之后我所热爱的Beyond已经不存在了。没有家驹的三子技术日益炉火纯青,然而斯人远去,灵魂业已飞散。和我一样,我身边两个看上去应该比我还大的“中年男子”到了演唱会后半部分也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那些歌我们都没有听过。也好,算是给上半场已经嘶哑的嗓子一个休息。

当《再见理想》那一声长歌当哭的吉他响起的时候,我已经不由分说地泪流满面;当我想要和全场一起唱出“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的时候,无论是我的嗓子还是泪水都让我无法唱出完整的旋律了,我只有低着头,高举着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指向远方某个遥远而从未被遗忘的地方……

在那里,我们用一个月的补贴在烟雾缭绕的小店里淘着打口带,我们在图书馆里写下激动着自己的文字,我们在廉价的饭铺里谈论着音乐和文学,我们彻夜读着村上、加缪和冯尼古特,我们踢球到路灯亮起,我们奋起和学生会的“坏人”斗争,我们在雪地里骑车一个半小时去看心爱的女孩……在那里,我们还有愤怒、感动、悲痛和快乐的能力。在那里,Beyond和其它我们钟爱的音乐一起永远陪伴着我们。

不错,我昨天哭了,但是我的眼泪流在笑脸上。我看到我右边那个谢顶谢得厉害的男人和他发福发得厉害的朋友在不停地抹眼泪,我看到前排一个7、8岁的小胖子和他的父亲一起高唱《光辉岁月》,我看到很多漂亮的MM,看到很多比我更老的人,也看到更多很年轻的人们,我看到无数的荧光棒从未停止挥动——尽管我已经不再是挥舞荧光棒的那种年龄了。真正的音乐是不死的,理想是不死的,青春是不死的。对于你来说,它们永远鲜活地留在那里,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对于世界来说,总有青春的旗帜用赤红热血染成,在这个灰暗而扭曲的世界奋力舞动,纵使前人纷纷倒下,真诚的声音却永不会消失!

再见理想!

完整文章……

2005年4月14日星期四

青春启示录

找到了很早以前,大约是刚毕业的时候写的一首歌词。怀着满腔愤怒的无力的呼喊,与青春的告别早在5年前就已经写下了,到今天却还是深深地刺痛着我的灵魂。因为那个女孩的离开,当时的我充满了失望和困惑,这是很容易就理解的心情。但是我知道所有这些愤怒、沮丧和疑问,那并不是仅仅是因为爱情幻想的破灭。因为年后的今天,尽管愤怒已经被小心地遮盖起来了,同样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却仍然如烈焰般烧灼着我。我们用很多年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你不可能用那样的方式活着!

可是,那才是真正在活着啊……

我们都是墙上的另一块砖而已。伟大的平克·弗洛伊德。

青春启示录

你沉默在分裂世界的边缘
任时间变成身体的碎片
闭上眼睛 穿过人群
你仿佛又听到她说 何苦如此清醒?

你曾经飞上天空追寻幸福
也曾经跃入火海祈求痛苦
忘了世界 忘了给她明天
漂泊得太久太远 你忘了回家的路

这灰色的城市太大你只能沉沦
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已带走了你的青春
你剪短头发 收起吉他
却总是记得她说 我害怕你的真诚

朝阳枯萎了 白云坠落了
已经忘了我在寻找什么

理想死了 爱人消失在心内
我的梦早就褪去了颜色

不再认识昨天的你
变成了墙上的另一块砖
他们终于抓住了你
是你自己抹去了蓝天

Ohhhh…… I Changed……

完整文章……

2005年2月7日星期一

从村上春树的世界出来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男人,可以不可以在读一部小说的时候流泪。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变得非常麻木,《读者文摘》和《泰坦尼克》之类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就如同石子投在石门之上。能够打动我的,只有死亡与苦难。于是我不知道如何解释,何以读到渡边彻放飞萤火虫的一段我会不由自主的哭起来。哭得那么厉害,以至于我都失去了勇气再看第二遍。

悄悄插进我心的的利刃,是《挪威森林》里萦绕着的那种青春的纯真。然而,只有深深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你才会明白,透过最纯洁的东西,只可能看到最深沉的哀伤。这个,使我感到格外的悲凉。萤火虫摇曳的火光,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村上春树最喜爱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对岸港口的绿色灯光。似乎伸手可及的,曾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然而你却明白它已永远失去,你再也触摸不到。高昂的理想,青春的冲动,飞翔的激情,初恋的爱人……全都离去了,或许,已然忘却了。

所以,尽管《挪威森林》是村上最令我感动的作品,可是我还是觉得《青春的舞步》是他最出色的小说。《挪威森林》给我的是一种淡蓝色的缓缓流淌的悲哀,《青春的舞步》强加于我胸膛的却是浓黑的漫无边际的痛苦。如同我的一个梦魇:在无尽的夜色之中,有一种充溢着整个空间、无形却有质量的液体,在慢慢地逼近你,你用眉心感觉到它,你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但是你无处逃避,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听任它最终将你吞没。这种缓慢增长的压抑在弓吉消失在墙那一边的一刻终于踏碎了你的灵魂,绝望在最黑暗的世界里给你的心脏致命的一击。

有一天晚上,我和当时还是我朋友的老婆在电话里聊天。我对她说,我真害怕有一天你会突然消失。她在电话那头我看不见的地方温柔地说,不会的,我不会从你的世界里消失的。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问她:你真的能够明白我吗?

喜欢《青春的舞步》也许是因为它的故事和我的心态恰在某个角落里共鸣:对自身和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深深地感到迷惑,并且力图顺着遥远的回忆依稀的痕迹找寻过去岁月的生活与感情。(这个主题使我写出了我自己感觉最好的一部长篇,《阳光照在你疯狂的影子上》)。

从海豚旅馆走回过去,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有羊的世界。说实话,我觉得《寻羊冒险记》在文字上不如村上的其它小说具有摇动人心的震撼力,结构也显得单薄,或许是因为它成书较早的原因。但是有一个好故事的《寻羊冒险记》和《青春的舞步》构成了一个整体,它青涩的不成熟恰恰真实地表现了一种青春的激情,鼠在最后与恶势力同归于尽的绝决令人血脉贲张。这是村上小说中唯一一部让人感到心热的作品。

最冰冷的一部当然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遍覆白雪的静谧世界以及无声地在雪中死去的独角兽,不见阳光的地下迷宫和埋伏在黑暗中的邪恶夜鬼,村上在这里讲了一个最诡异和冷酷的故事。我更喜欢世界尽头里的故事,主人公为找回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心,付出的努力让我觉得那好像我自己。可是他最后甘心地失败了,他静静地死在汽车里。他死了吗?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心是不是死了?我知道,在和自己的战斗中我们注定失败,然而我们仍旧不能停止挣扎——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而妥协却是。这部作品精心编织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在一阴一阳两条主线的交错斗争中,世界尽头雪花的沉默逐渐盖过了冷酷仙境阴湿的诡异。就好像冰川一般缓慢却不可抗拒地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将你致命地拖向寒潭的中心,就好像飘飘的雪花轻柔的覆盖在你的身上从脚踝到腹部到胸口到口鼻,直至把你最终窒息埋葬。然而,小说的结尾未必是黑暗的,无论如何,主人公或许是真的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看的一部长篇是《奇鸟形状录》。那是一个周末的深夜。那个周末不知道为什么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宿舍里。烛光在无声地摇动。老者讲述着蒙古荒漠上的那口深井。当我从那个激荡着莫可名状的暴力漩涡的世界里挣扎着抬头时,白雪已经覆盖了清晨。从上铺翻身下床,我压着积雪骑车两个小时到经贸大学去看一个女孩。

让我不能释怀的是,一个曾经在你生命如此重要的人,最终竟然就这么消失在茫茫人海当中,你都不知道她在哪里。令我更加迷惑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东西当我们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或许这就是我们身处的世界,这就是村上,还有加缪、冯尼古特、约瑟夫·海勒他们描绘的那个荒谬的世界。

但是,村上在《奇鸟形状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出路。我心仪的所有作家都指出了同一条道路——反抗!这不是英雄的反抗,而是小人物的反抗,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西西福斯努力地推石上山,罗斯瓦特装疯卖傻,约塞连拼死逃生,而冈田亨则下到深井并且奋然一击!或许,这条道路哪里也到达不了,但是从笠原May插在我口袋里的小手中我分明感觉到了一种温暖,感觉到也许明天爱人的微笑仍是值得期待的。

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便是对这荒谬世界的最好回应。

完整文章……

2005年2月5日星期六

欢愉至死Amused To Death

听说明年4月Roger Water要来北京开演唱会,我想我一定不能错过的。很好奇,他会不会选唱Wathcing TV这首歌呢?
************************************************************
这篇东西原文来自一篇非常有名的国外评论,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国内同好整个翻出来了。不过我还是坚持完成了它,因为也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加了进去,包括对那件我们都熟悉的事件的看法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对媒体的思考,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东西。因此可以说这篇作品是“编译”的吧。
************************************************************
这张专辑开始于一片细碎的虫鸣,阿尔夫·雷泽尔向我们缓缓讲述着《比尔·哈巴德的叙事曲》。那是他脑海中永远一个徘徊不去的幽灵:他是如何在二战的杀场上发现受伤的比尔·哈巴德,又是如何不得不丢下他转身离去。如泣如诉的音乐被雷泽尔祖父般苍凉的嗓音割裂着,随着故事渐渐拉开惨烈的场景而起伏,渲染出沉痛难言的色调。歌曲开头音乐的电视机转换频道的声音将成为整张专辑的主线——媒体是如何扭曲我们对现实的认知的。歌曲的结尾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女孩说:“我才不管什么战争,要是打仗的话,我倒是也想看看,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一头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然后频道又飞快地被换走了。

第二首《上帝所欲,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地用大音量轰炸的方式来表明大众媒体强加在受众身上的力量。歌曲不断重复着几个关键的句子。首先是“上帝所欲,上帝即得”,就是说不过个人的意见如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其次便是不断列举“上帝”所欲得的东西,里边有好的,也有坏的,有战争,有和平,有塑胶炸弹,也有法律,上帝是不偏不倚的,与道德无关。最后沃特斯宣判说:“不用惊讶,这可是教义。”不必追问上帝到底要什么,因为即使你不喜欢,上帝仍旧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在这张专辑里,我认为上帝可以同时按原意理解为一种人类最终的宿命,理解为被权力者掌控和异化的偶像,以及理解为无处不在硕大无朋的大众传媒,也就是当代西方社会的新上帝。

沃特斯后来解释说:“我对所谓宗教教义深感不安。当乔治·布什发动海湾战争时说上帝站在他那一边,我听了之后又惊又怒。在1992年,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力量的人竟然可以把政客的花言巧语说到这种地步。不过这就是他必须做的,拉拢选票来维持权力,再利用这个权力发展美国的工业。”

专辑中屡次提到的猴子,很明显比喻的是人类。专辑封面上的猴子/猩猩看着电视,费尽心机地想要明白他和其他猴子/猩猩的关系,这就是人类的尴尬处境。这一段歌词“坐在角落里的猴子,把学到的教训写进书本”相当于说,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教义。这首歌里我最喜欢的音效是那扇沉重大门的开启以及随之喷涌而出的排山倒海的合唱,展现着现代宗教——媒体控制之下现代人的狂热与迷醉。

同样是换台的声音引出了柔美舒缓的第三首歌曲《完美的感觉,第一部分》,这首歌讲述了人类如何踏上这条不归之路。最初的一幕就是猴子面对战争的废墟,他坐在乱石之上,手里握着一根破骨头,“把伊甸园留在了身后”——人类被逐出了永恒的乐园。然而,在短暂的困惑(“他说妈妈妈妈,总统是个大笨蛋,我们干吗要没完没了地读这些技术手册?”)之后,人类并没有汲取以往的教训(“记忆是陌生人,历史是给傻子看的”),而是开始在宗教中寻求赎罪和寄托(“他在圣书之池中洗净了双手”)。“人类不过是全能上帝手中的一个工具”,这是否就是说,人可以因为投身于宗教而免于对他的行动负责呢?这里一个绝妙的讽刺是歌曲的最后一段:“人们给他一艘核潜艇,派他去寻找伊甸园”。

《完美的感觉,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不着痕迹地一气呵成。为什么传媒能让人们坦然接受违反人性和逻辑的东西?注意歌曲不断重复的这一句:“你没看到么?所有这一切都都会带来完美的感觉,以美元和美分呈现,以英镑先令和便士呈现……”是啊,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以金钱衡量的时候,任何事情似乎都有了意义。然而爱情、忠诚、同情、勇气以及一切人类的情感又如何呢?它们如何来衡量呢?歌曲在后半部分导演了一出经典黑色幽默的闹剧,在那里电视节目主持人把战争当作体育比赛来解说,紧接着有关金钱制造完美感觉的荒谬警句由气势宏大的合唱唱出,起到了和“上帝所欲上帝所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出格的勇气》表达的是和《完美的感觉,第二部分》一脉相承的思想:媒体将战争美化,使之披上光荣神圣的华丽外衣,从而令人民心安理得地接受战争这个怪物。歌中“我俯瞰约旦河,我看到了什么”是直接引用了另一首歌曲《摇低可爱的战车》中的一句歌词。在那首描述死亡的歌曲里,天使便是沿着约旦河将死者带入天堂的。但是在《出格的勇气里》你会惊讶地发现主角是通过瞄准具观察约旦河的!同时,歌曲慢慢将注意力引向普通士兵接受的训练,他们已经被培养成了凭本能作战的机器。就这样,在所有人眼中,战争就和一个令人兴奋而且无害的电视游戏无异了。

有上一首歌曲的承上启下,《今晚晚回家》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将视角对准普通士兵,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武器造成的破坏,因此也不会感到内疚和痛苦。士兵“在舒适的例行工作中,在军事生涯的壮美中非常安全,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没有问题只有命令,还有飞行飞行飞行”,从军变成一种舒适而麻木的生活,他们就这样与被他们杀死的人剥离。在沃特斯看来,普通士兵没有过错的,他们不过是在服从命令。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各塑造了一个苦苦等待家人回家的妻子形象,分别在牛津和的黎波里(从随后的爆炸、玻璃碎裂和婴儿啼哭的声音我们知道了这位黎巴嫩妇女的命运),这一对比震撼人心。

歌曲再一次激愤地谴责了战争的娱乐化,最直接的词句是:“他善良的山姆大叔已经投资了十万亿,把这件好玩的事业做成一个战斗电子游戏”。不管是参战者还是观战者,他们似乎都相信战争不过是狂欢派对缤纷的平面图像,他们对暴力已经麻木不仁了,甚至“看到孩子们流血也没什么,那在电视上看上去挺刺激的”。他们关心的只是娱乐,已然忘却了人类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第二部分的《今晚晚回家》讲的是士兵回国后将受到的英雄凯旋般的待遇,这也是美化和神化战争的一个重大阴谋。

话锋一转,《太多的绳子》把矛头对准了人性的贪婪、罪恶以及满足于物质恩惠的本性。歌曲开头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而又极端普通的故事,背景是在淘金时代,在那时友谊甚至抵不上一小袋金子。有人认为被抛弃的那个可怜虫“鲍勃”暗指平克·弗洛伊德的制作人鲍勃·埃兹林。“你不一定非要是一个犹太人,才有资格反对屠杀”这一句和《完美的感觉,第一部分》中“德国人杀犹太人、犹太人杀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杀死人质”遥相呼应,一语道出我们这个世界悲凉的荒诞属性。电视上又出现了越战老兵回到越南、看到他们使用的毒剂留下的怪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橙剂导致的胎儿畸形,也可能寓意战争已经把这些士兵自己变成了怪物)的凄楚场景。沃特斯尖酸地写道:“这是你的新款法拉利么?不错么,不过我还是想等F50出来”——当一切苦难和不公围绕在四周,使人难于呼吸视听的时候,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关心的只是炫耀财富。悲痛愤懑难以发泄,在这首歌里以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呐喊出来的“泪水灼痛了我的双眼”是整张专辑最感人肺腑的段落之一。

沃特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穆斯林或基督徒,毛拉或者教皇,布道者或者写下教义的诗人,给任何一类人太多的绳子,他们都会把它搞得一团糟”。这是在说,任何一种宗教获得了太多的权力和财富,都不再能够坚持他们最初真诚的信仰。

《上帝所欲,第二部分》延续了第一部分的表达方式,列举了一大串世间或善或恶的存在,但是音乐的力度却柔和了许多,似乎是在为了过渡到第三部分做准备。在歌曲开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伪”福音教派牧师电视布道,沃特斯恶毒地把很普通的布道词中的“教堂”换成了“电视”、把“信仰”换成了“金钱”,构成了令人坐立不安的强大讽刺。在揭示上帝所要的东西的最后,沃特斯写道:“上帝想要他的秘密,永远不被揭示”。当我们理解了上帝在这张专辑中的含义之后,看到了这里不禁会会心一笑。

这一篇评论认为《上帝所欲,第三部分》似乎展现了人类脱离媒体控制的希望,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猴子转过身去的行为是非常茫然的,这一部分表现的意境也非常混乱。音乐上和前两部分大相径庭,舒缓而沉痛。杰夫·贝克有一大段刺痛人心的吉他独奏,这个时候沃特斯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他的音乐并没有因为失去吉尔莫而失去用吉他讲述故事的能力。

《看电视》这首歌定然会在我们这里引起争议,因为我们会听到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阅历的丰富,我已经慢慢了解了许多从前并不知晓的事情,并且相信真相总有被说出的一天。这里我也不想照搬原文的评论,只是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由于原声吉他的使用和唐·亨利的和声,歌曲变得格外亲切感人。沃特斯要竭力表达的是“我们除了看电视什么也不能做”这种无能为力的虚弱感,“她是我们每个人的姐妹,她是我们失败的象征”。这是我时常能够体会到的感情。但事实上,我并不是完全赞同沃特斯对媒体全盘否定的看法(毕竟我也是新闻工作者)。我相信,媒体在整体异化的同时,仍有人前仆后继地实践着新闻工作者揭露真相、打击丑恶、扶助弱小、主持正义的理想和人类的良心,尽管他们几乎都最终失败或必将最终失败。如果没有媒体,我们连许多基本的事实都看不到。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就算你看到了事实,你又能如何呢?我这些日子关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就在深深体会着这种虚弱感。但是或许希望也在这里。这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态度和“看电视”的人的态度,假如媒体能够以良心说话,受众能够以人性行动,那么人类似乎未必一定成为少数人手中的傀儡。这次全世界的媒体反叛(美国本土的媒体除外)和反战示威游行就是明证。

这首歌令我感兴趣的还有后半段沃特斯列举的其他烈士,他告诉我们:她与他们并不相同。这些人包括克罗马农人(这是旧石器时代的一支消失了的人类文化,我尚不明白这里的寓意)、被斩首的苏格兰安妮皇后、冷战的牺牲品罗森堡夫妇、一个不知名的犹太人以及一个不知名的尼加拉瓜游击队员,此外她也不同于那些被人类残忍杀害的渡渡鸟、Kankabono(哪里也查不到这个词)、阿兹特克和切诺基印第安人。

《三个愿望》是一首很容易被忽视的歌曲,我却觉得它恰好是沃特斯一生的写照。看看他对瓶中的神怪提出了三个什么愿望:“我希望黎巴嫩人能生活得快乐(社会责任),我希望有人来帮我完成这首歌(事业与灵感),我希望回到童年,父母都还健在(人生)。”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你想要她回家,可是你已经用完了你最后一个愿望。”被遗忘的,是爱情。这正是这些事物在沃特斯生命中的位置顺序。

《这是奇迹》是我所听过的最感人的歌曲之一。简单地陈述巨大的荒谬,在尖锐的嘲讽中悲怆地控诉。音乐听似平淡,沃特斯的低吟却浸透了痛意。沃特斯上来就列举了一连串西方现代“文明”(实际就是娱乐方式)对古老文化的侵袭,并将其归结为“在全能上帝的恩惠之下,在商品社会的压力之下,人类开化了自己,这是一个奇迹”。接下来的讽刺触目惊心:“我们有成仓库的黄油,我们有甜酒的海洋,只要我们需要我们就有饥荒,我们还有预谋的罪行”。很多人能在奔驰、保时捷、法拉利和劳兹莱斯之间充分地选择,但绝大部分人却只能任由别人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有关喀西马尼园的典故,似乎在暗示人类对自己的背叛。而“一个诚实的人收获了他所付出的,一个俄亥俄的农民还清了贷款”这种理所应当的事情也被称为“一个奇迹”,是令人欲哭无泪的嘲弄。最后对韦伯音乐剧的黑色幽默表达了沃特斯对整个西方文明空洞的娱乐方式的愤恨。歌曲结尾刀锋般直插云霄的女声欲说还休、欲走还留,将压抑的痛楚释放为最后的撕裂。

主题曲《欢愉而死》在淡然的陈述中开头,主人公开始对这种舒适而麻木、一切都变成娱乐和商品的生活感到困惑。但是已经晚了,“没有想法可思考,没有泪水可哭泣,所有的一切都已被吸干,滑向生命的最后一息”。至此整张专辑忽然被推上高峰,人类在欢愉的高潮中迎来了自己的末日,而以前一直在幕后隐现的“外星人”走上了前台。且看这一段大浪淘沙般的精彩结尾:
我们眼看悲剧展开,我们按指示行事,我们买了又卖,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但这一切已经结束,我们叫嚣隳突,我们开上赛车,我们吃掉最后的美食。在群星中间,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监视着一个微弱的光点,那是我们最后的欢呼。他们发现我们的幽影,都于电视机旁聚在一处。他们多方探测,他们重复试验,他们查遍了所有的资料,但外星人人类学家仍然找不到头绪。但是当他们排除了我们悲惨灭亡的每一种可能,只剩下了最后一种解释:这种生物令自己欢愉而死。没有泪水可哭泣,没有情感可留下,这种生物令自己欢愉而死”。

专辑在杜撰了一个冯尼古特式的结尾之后并未就此结束。原来,阿尔夫·雷泽尔的故事也没有完,这也许是最后的希望所在。雷泽尔告诉我们,因为看到哈巴德的名字和阵亡将士纪念堂里成千上万的名字安息在一起,纠缠他74年的噩梦现在已经消失了。或许,如果我们并不任由人性死去,而是努力和他人沟通,我们仍能找回真诚的情感和泪水,从而挽回在无聊的娱乐中欢愉而死的命运。

完整文章……

2005年2月4日星期五

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

1967,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黎明大门前的风琴手,平克的第一张专辑。充满了席德·巴瑞特迷醉中的疯狂呓语,那些古怪的音效是否其实是他头脑中五彩缤纷的钻石碎片呢?巴瑞特是天才,而且和大多数天才一样,他也是疯子。《宇宙之王》《星际狂飙》是专辑中闪烁科幻色彩的经典作品。
1968, A Saucerful of Secrets
尽管巴瑞特只在最后一首歌中出现,但一碟秘密仍是他那个迷幻头脑的外延,乐队的其他成员不过是他的分身。同名器乐曲仍旧是早期先锋迷幻音乐的经典之作,不过我们这些并不吃药的聆听者需要几乎不可思议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妙。我们还在这张专辑的《克莱格下士》中第一次接触到罗杰·沃特斯对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我并没有好好听过这张专辑,但这封面我太喜欢了。
1969, More
更多是一部电影原声音乐,我是说这是恐怕是真正的电影配乐而不是后来找若干歌星的随便什么歌买来版权就放在一个集子里。因为这里边的曲子都太短了,实在不符合平克的风格,感觉所有的声音都是戛然而止,与电影中的蒙太奇碎片很相像。所以我总觉得这张专辑只能称得上是“小品集”。吉尔莫展示了很棒的西班牙吉他,但是还是:太短。倒是很想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是讲什么的。仔细看了看封面,好像是唐·吉诃德大战风车。
1969, Ummagumma
可怕的实验作品考验我们对先锋音乐的欣赏能力。首先它有一个我不知道怎么翻译的标题;其次有一个我见过得最长最无趣的歌名《几种小型皮毛兽聚集在一个洞穴里用鹤嘴锄挖洞》;而且,里边还有以我敬仰的西西弗为主题的阴森可怖的乐曲以及其它不忍卒听的冗长的曲子。这也是我买的第一张平克早期音乐专辑,当时几乎绝望了。当然,几首重新演绎的现场版旧作仍然是相当精彩。
1970, Atom Heart Mother
著名的奶牛,原子心母亲。最早听有待在一次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放过两首平克20分钟以上的大曲子,一首是《回声》,一首是这个。虽然从小标题看不过是描写一个反抗专制家庭的故事,但是乐曲听来却远为气势磅礴和耐人寻味。浅吟低唱的《如果》和洒脱不羁的《68年夏天》都是听来令人微笑的歌曲。但磁带另一面的《阿兰的迷幻早餐》不知道为什么音量非常小,的确非常迷幻,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早晨。
1971, Meddle
层层叠叠的干涉条纹,绵绵不绝的回声。纯净的滴水,呜咽的风声,寂静的钢琴和倾诉的吉他……“今晚,没有人为我唱起摇篮曲,没有人为我合上双眼;于是我打开窗户,向着天空呼唤你的名字……”23分钟的乐曲总是在不知不觉的热泪盈眶中消逝。广袤无边的空间与时间中孤独的旅人,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张专辑的其它歌曲我几乎从来不听,除了那首在各种演唱会上都要演绎的《这些日子中的一天》
1971, Relics
遗迹是平克第一张精选专辑,但其中也有不少新歌,而且非常出彩,尤其是那首《朱丽娅的梦》。如此纯净透明,你甚至可以听到歌手的舌头在嘴里轻快地跳动。叠句的回环,脆弱的纯真,令人伤心欲绝。这里还有两首巴瑞特留下的作品,可以作为对这位天才疯子的怀念。还有,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张封面,我的打口带封面是一张古怪的笑面木偶,会令人做恶梦的那一种。
1972, Obscured by Clouds
乌云笼罩是又一张电影原声专辑。音乐精致,相当有整体感,但是没有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或许没有六分钟以上长篇巨著的平克总给人不够过瘾的感觉?或许我们应该这样想:此时的平克·弗洛伊德,正在秘密耕耘着那将永远悬在人们头顶的月之暗面。
1973,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当然,三棱镜折射出的就是月之暗面。还用说什么呢?凝滞的心跳,无数钟声的唱和,回旋直上云端的吟咏,冰冷的收银机,我们与他们之间无奈的战争悲歌……所有过去的,所有现在的和所有将来的,都在太阳下共鸣,而太阳却隐没在永远的月之暗面背后!这张专辑中许多音响效果的运用甚至平克自己后来都未能超越。不过,在我看来,超现实主义的思想性无论如何精妙,也永远无法与对冰冷现实的关注相比。因此这并不是我最喜爱的平克专辑。它排在第三或第四位。
1975, Wish You Were Here
希望你在这里,巴瑞特。我所有的朋友们。也希望每一个我们曾经拥有的梦想,曾经的青涩爱情,曾经的少年轻狂,曾经的书生意气,曾经的欢笑与泪水,痛苦与愤怒,曾经为这世界无尽的阳光与苦难写下的每一句诗、唱出的每一个音符、抹下的每一笔色彩,曾经的失眠夜晚的星空,音乐与缭绕的香烟……希望这一切点点滴滴都还未曾随着青春死亡而永远地失去,希望……《阳光照耀你这疯狂的宝石》成为了我某部小说从始至终的线索。
1977, Animals
猪,羊,狗,三种动物写成的警世寓言,摇滚乐的《动物农庄》。飞翔在发电站两个烟囱之间的的确是一只猪。这部概念专辑显然会遭到市场失败,因为《会飞的猪》太短,三首主题曲又太长,根本无法在电台播放。所以我很佩服当年的有待,在他的节目里我听到了《猪》《狗》的完整版,而且还记得很清楚他说:“三种不同的猪,你是那一种呢?”呵呵,那首歌里边模仿猪的哼哼声可真是惟妙惟肖啊!
1979, The Wall
迷墙是一张多多少少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专辑。十年前听起来是推倒大墙的愤怒,现在却只剩下无边的悲凉。在成长中我切切实实地体味着大墙竖起每一个痛苦的细节。那时我是被高墙围困的不羁灵魂,现在我是高墙的一分子,墙上的另一块砖。看穿了其中的圈套不等于可以逃脱。在这个意义上,迷墙等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音乐作品的不朽,迷墙把这世界冷酷的现实展示给人们,而每一个听过没听过它的人都在前仆后继地验证着它铁一般的严酷和真实。这部沃特斯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在凄凉的现实中找到了人性,使作者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家。我们仍旧是墙上的另一块砖,只不过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们都成为了西西弗。
1983, The Final Cut
这的确是平克的最后一刀。很多人认为这是他们最失败的一张专辑,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它是我最喜欢的三部作品之一。这的确几乎是沃特斯的个人专辑。和《瞬间失误的理由》相比,它与《关于搭车的赞成和反对意见》更为一脉相承。沃特斯在《迷墙》中表现的反战观点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整张专辑悲天悯人的情怀催人泪下。音乐上也是承接起伏,一气呵成。我所崇拜的,不是弥漫着前卫音效、制作精妙的平克·弗洛伊德,而是对社会和人性怀着强烈责任感的平克·弗洛伊德,尽管这种责任感近乎偏执。最后一刀需要极大的勇气。
1987,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瞬间理智的丧失是丧失了沃特斯的平克首次出击。不用说我很失望。少的到底是什么呢?音乐好像是重了很多,但是没了沃特斯冷嘲热讽的歌词和他戏剧化的演唱,作品的深度和厚度也没有了,很难找到从前那种感人肺腑的力量。不过,从这里开始,吉尔莫的吉他挣脱了束缚,经常有大段如泣如诉的独奏,几乎独立成章,成为后期平克的亮点。从纯音乐角度说,《学会飞翔》《悲痛》也是相当精彩的作品。
1994, The Division Bell
藩篱钟声是一个象征。在英国议会表决前的钟声响过之后,你要么支持,要么反对。和两个针锋相对的铁脸(和木脸)一样,这是吉尔莫和沃特斯的碰撞。然而,虽然专辑里出现了《你想从我这里要什么?》《南辕北辙》这种无聊的公开挑战,《太高的希望》却动情地追忆起了当年共同闯荡的岁月,在傲然回首中对老友露出了宽容的微笑。虽然“青草更加碧绿,光线更加明亮,朋友们团聚在一起,多么美妙的夜晚”看起来确乎是太高的希望,但这首歌里流露出的对真诚友情的怀念和吉尔莫那倾诉着动人故事的吉他却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此外,《自由的伟大日子》似乎找回了沃特斯那种尖酸的讽刺艺术,《错乱》《保持交谈》相当独特,专辑里几首器乐曲也是令人沉醉的那一种。

完整文章……

我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

很多人喜欢平克,但他们不喜欢罗杰·沃特斯。在他们眼中,那是一个对社会充满了仇恨的偏执狂,根本不会弹贝斯,也唱不了高音。但是当巴瑞特注入了无与伦比的灵感和想象、吉尔莫和赖特绘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妙和华丽之后,是沃特斯铸就了平克·弗洛伊德的灵魂,一个在绚烂的光影中痛苦、在沉醉的迷幻中清醒的灵魂。

没有很爱也就没有恨,没有痛苦也就没有摇滚乐。沃特斯离开后的《藩篱钟声》仅仅剩下了一个精致的空壳。看沃特斯那张瘦长的脸,听他苍老的嗓音,读他的文字,那从废墟中挣扎着盘旋而出的嬉笑怒骂,那就是痛苦。

但是平克如果只关注沃特斯个人的遭遇那未免太肤浅了,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人的个体孤独处境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荒谬境遇提出的困惑与悲悯。巴瑞特的迷幻是服药后自然灵感的迸发,但是《干涉》之后平克的迷幻则是充满哲学意味的反抗手段。这就是沃特斯冷嘲热讽的能力和乐队其他成员在音乐上弥补他不足的绝妙配合。

《动物》这张专辑的封面也许最形象地代表了平克留下的印象:发电厂是冷酷的现实,但空中的猪却为现实笼罩上虚幻和荒诞的气氛,而我们就在这自相矛盾的阴霾天空下被震慑,被迷醉。那是平克·弗洛伊德一手制造的世界,当宏大的背景在你眼前铺开的时候,你只能投入这个世界,感受它的沉重与苍凉。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同时具有缤纷绚烂的音乐和犀利深刻的内涵伟大的乐队。历史上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的又能有多少人呢?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