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7日星期三

如果世界有尽头

——如果世界有尽头,亚历山大能战胜世界吗?
——如果世界没有尽头,亚历山大能战胜自己吗?

不顾如潮的恶评,我还是买来碟看了《亚历山大大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这位和我同龄便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伟人的敬仰。看完深感一位台湾网友说得好:“对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3个小时的电影太短了;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他们的感觉就和亚历山大的手下在印度一样:我要回家……”

嗯,我属于前一种人。看来奥利佛·斯通拍这部片子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发现影片里的许多内容细节完全就是出自古希腊历史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亚历山大大帝传》。比如用躲开阴影的办法驯服烈马布塞菲勒斯,菲力普怒极冲向儿子时候被椅子绊个趔趄,亚历山大能够叫出很多士兵的名字并说出他们的英勇事迹,还有他误杀救命恩人克莱塔斯的经过等等。如此多的细节表明斯通想拍的并不是一部像《角斗士》、《勇敢的心》那样的靠情节的酣畅淋漓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史诗片,而是真的想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仅仅在中学历史课本里隐约记得这个名字的人,这部电影向你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如果你还不了解亚历山大,我该如何用简单的一段文字向你介绍他?

亚历山大生于公元前356年的希腊北方山国马其顿。少年拜大哲亚里士多德为师,拥有了深厚的希腊文化底蕴,也拓展了视野,渴望探索先人从来未曾到达过的领域,梦想着用希腊文明的火光照耀世界上所有荒蛮的地区。

前336年,父王菲力普遇刺身亡,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他首先平定希腊城邦的叛乱;随后,率领一支由长矛方阵、轻步兵和骑兵组成的4万人的精锐新军,对一直威胁希腊东疆的波斯帝国发动了战争。在格拉尼库河首次击败波斯大军,迅速征服小亚细亚,在伊苏斯第一次击败波斯大王大流士三世。为剥夺帝国的制海权,他挥师沿地中海东岸南下,打通了叙利亚、腓尼基,占领了所有港口。进入埃及后被埃及祭祀宣布为“阿蒙之子”,尊为法老。此后回头进入波斯腹地,在可称教科书式经典的高加梅拉会战中以4万对阵25万(最夸张称波斯军有100万)再败大流士,并顺势占领巴比伦、苏萨和帝国首都波斯波利斯。至此,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土崩瓦解。当他的将官士兵认为终于功成名就可以衣锦还乡的时候,亚历山大却没有就此停步。他继续挥师向东向北穿越兴都库什山脉,又向南开始了对印度的征服,跨越印度河,在他第四次大会战中降服波鲁斯大君。然而,衷心爱戴亚历山大的将士们却不能理解他无止境的征服欲望,高涨的厌战情绪迫使国王回头。亚历山大可能还制定了更为野心勃勃的计划,但是在一次诡异的高烧之后,他在新都巴比伦逝世,年仅33岁。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庞大帝国迅速瓦解,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爆发在人类历史的夜空。

在欧洲历史学家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身负远大抱负的理想主义者伟人形象。亚历山大英俊、健硕、雄辩,光明正大,极富人格魅力;他拥有极高的军事和政治天赋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身先士卒,对部下慷慨仁慈,和他们同甘共苦;他对对手(尤其是大流士三世)表现出相当的敬意,善待他们的家眷;他深为希腊文化自豪,又深信自己负有神圣使命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世界。于是他每到一地,就让当地儿童接受希腊文化教育,还在沿途共建立起30多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但同时,他又超越了自己的导师,在那个时代难能可贵地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尊重东方被征服者的宗教、文化,努力劝说随他转战的希腊将官不要歧视归降的东方人,鼓励多民族通婚(他自己就娶了粟特贵族罗珊妮和大流士的女儿斯塔蒂拉)。亚历山大的征服令东西文化第一次碰撞、交流,最终使人类历史进入了“希腊化”时代。

但同时,军事征服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饥馑、瘟疫、奴役和死亡。尽管亚历山大尽量保存被征服地的经济文化,但血腥的屠城依然时有发生,他对叛乱的镇压也毫不留情。在BBC撰稿人迈克·伍德的《亚历山大东征传奇》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帝王的种种黑暗面:暴躁、喜怒无常、偏执、迷信、骄傲、好大喜功、嗜酒……

一个性格如此复杂、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身世又极富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人物,斯通将其表现得如何呢?

很显然,斯通是把亚历山大作为正面英雄人物塑造的。我们没有看见一次屠城——考虑到分级问题,即使是底比斯或者推罗这样影响甚大的屠城假装没有发生过也没有问题,但是连火烧波斯波利斯也只是一笔掠过未免有些欲盖弥彰。我觉得,这次纵火虽然是亚历山大一生中一个重大的污点,但是对于出生入死终于将欺负了自己几百年的波斯人扬眉吐气地踩在脚下的希腊人来说,这种发泄和报复是很符合人类本性的。如果将这场大火表现出来,亚历山大这个人虽然有了阴影,却能变得更为丰满、更人性化而非神化。随着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亚历山大在他征服的后期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暴躁易怒,这一点影片是有表现的。尤其是酒醉后杀死克莱塔斯的一场戏,主演科林·法雷尔的表演疯狂而狰狞,而骤然酒醒后的绝望和悔恨也很有感染力。不过由于事先没有交代克莱塔斯是亚历山大的救命恩人,普通观众就不会感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力。亚历山大处决老将帕米尼奥是又一个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事件(只因为他的儿子涉嫌谋反),这一次斯通没有回避。这一场戏从远景拍摄,因此帕米尼奥不知死到临头还在花园里热情欢迎来使、然后被一刀刺死的镜头变得无声无息,美丽的花园和冷酷的谋杀在沉默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此隐约让人想起斯通在《JFK》中锐利的锋芒。

在叙事方式上,斯通选择了托勒密这个亚历山大的“生前好友”作为叙事主角(因为亚利安的亚历山大传记资料主要来自托勒密的回忆录)。这个老头的地位很尴尬:对一部分人来说他的话太罗嗦;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却还没把事情讲清楚——这也是这整部片子最根本的致命伤。另外,如果一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叙事的话,影片后半段却又急速闪回来了长长的一段倒叙分析菲力浦遇害之谜,这会给“0基础”的观众带来困扰。当然,这一段很好地表现了亚历山大和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我是剪辑师也舍不得剪掉的。但是把它按顺序放不是更好么?

感情戏方面斯通着墨颇多,主要是亚历山大和父母之间既爱又恨的关系、将士对帝王从敬爱变成畏惧又变成怨恨的关系、以及亚历山大和他的女性或男性爱人们之间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斯通大胆直白地表现了有历史记载的亚历山大和战友赫菲斯提昂之间的同志情谊,而且表现得真诚自然、坦率却纯洁,即使在保守派人士面前也无懈可击。但是这些感情戏在整个影片中的地位却有些不伦不类,在圆润了角色的同时又拖垮了影片的节奏,把影片切成了一块一块的。

斯通这样的大师在镜头运用上已经是炉火纯青了。除了刚才提到的谋杀帕尼米奥一场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印度丛林大战中战马、战象相对人立的震撼镜头以及随后亚历山大濒死时视野中的血红色。高加梅拉会战时的枪戢如林尤其是航拍的鹰的视角全景镜头也是史诗片必备的大场面。唯一遗憾的是航拍全景时居然没有表现出来对此役至关重大的马其顿军右翼斜进,战场画面也气势有余条理不足,迫使我还必须给老婆画图解释一遍为何亚历山大能以少胜多。

总体感觉斯通似乎是想最全面地描写亚历山大大帝这个人,又要兼顾史实又要兼顾内心,又要兼顾场面又要兼顾细节,结果面面俱到反而捉襟见肘。3个小时已经冗长到足够打发走三分之二观众了,可还有很多事没有解释清楚(比如关于亚历山大是被谋杀的“阴谋论”,只是通过托勒密的口似是而非地讲出,难以服人)。给他7个小时大概能把他想表现的都表现明白了,可又有谁会去看呢?

不过,对于历史、军事爱好者、亚历山大或不论什么伟人的崇拜者、仍旧胸怀理想或者刚刚被迫忘记了你的理想的年轻人,就凭亚历山大这个人还有全部按史实仿古的装备,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其实我最有感触的一个镜头在这里: 亚历山大和部将登上山顶,眺望天边水墨画般连绵起伏、险峻荒蛮的兴都库什山脉。亚历山大说:“按照老师的说法,从这里就应该能看见世界的尽头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

“他错了。”

完整文章……